欢迎来到ROR体育-ROR体育app

乌海市

“未来移动”台湾队 抢攻兆元商机

作者:张国荣 发布时间:2022-02-20 16:56点击:
“燃油车大限”逼近!挪威、英国、荷兰、法国、德国、印度等国,将在2025至2040年间逐步禁售燃油车辆,全面电动化。台湾跟上世界潮流,喊出2030年公务车与巴士全面电动化,要藉自驾巴士“练兵”,结合汽车与ICT产业链,催生下一个兆元明星产业,并打造一支“走出台湾”的国家队。《远见》深入剖析,带你看懂这场百年移动变革,与兆元新商机!

今年全球从车市到股市,众所瞩目的焦点,无疑是“特斯拉”。短短半年股价翻涨三倍,市值超过4000亿美元,跃上全美前十大。疫情下,成军仅18年的特斯拉,不但脚步未曾停歇,更一路加速弯道超车,市值一举超越82年历史的老大哥日本丰田。

特斯拉旋风席卷全球,揭示百年汽车产业的主战场,正加速从燃油车移转至新能源车与自驾车。

自2015年《巴黎协定》签署以来,各国政府为减少碳排放,纷纷制订燃油车退场机制,最快2025年,挪威与荷兰将全面“禁售燃油车”。随著各国“燃油车大限”逼近,各大车厂皆绷紧神经,加快转型脚步。

汽车龙头戴姆勒(Daimler)很早便嗅到危机。2016年,集团旗下德国奔驰汽车率先在巴黎车展上倡议“未来移动四大核心‘C.A.S.E’”:Connected车联网、Autonomous智能自驾、Services & Shared共享服务,以及Electric电动化。

紧接著,2018年年初,日本丰田汽车社长丰田章男在CES展正式宣布,将从汽车公司,转型为“移动服务”公司。

百年最大移动革命 燃油车“回不去了”

全球两大龙头车厂先后带头“革自己的命”,意味著百年最大移动革命巨浪已至。传统燃油车与新能源车的死亡交叉点已现。

根据Maketline与IEK推估,全球燃油车销量今年将达最高峰,2021年将反转下滑。这场世纪变革,冲击的不只是四轮汽车业者,还有摩托车业者。

平均每1.99人就拥有一部摩托车,被称为摩托车王国的台湾,近年来,在政策鼓励下,2019年电动摩托车销售占比达18.7%。连向来保守、替日本Suzuki摩托车代工的老字号台铃工业,也决定推出eReady新品牌,加入PBGN 联盟,共享Gogoro换电系统,抢进电动车市。

“电动车已是未来趋势,我们没理由缺席。”台铃工业母公司、台隆集团董事长黄教漳说。

由台湾新能源车业者Gogoro率先推出的换电模式,仅短短三、四年,便颠覆50年不变的摩托车产业生态。这让日本四大摩托车厂Honda、Kawasaki、Yamaha与Suzuki倍感威胁,2019年,破天荒打破对立,携手开发共享换电系统,打算以国家队优势,抢下电动摩托车全球换电规格制订权。

这场“新能源车规格战”,从企业延烧到国家的产业优势之战,先起跑的台湾虽暂时领先,对内却因新能源车政策急转弯面临挑战;对外有日本国家队虎视眈眈;内忧外患夹击下,稍一不慎,将错失先机。

图/未来移动浪潮下,电动与自驾车将带动全球“新乘客商机”达七兆美元,台湾能否借此机会,集成汽车与ICT供应链转型升级, 催生下一个兆元产业,值得关注。张智杰摄

从“智驾”到“自驾”,释放你的双手

“回不去了!”在台湾,若问新能源车主,不管是四轮的特斯拉,或是二轮的Gogoro,十之有九会这么说。一句话,点出百年移动变革浪潮背后关键,除了环保,真正让粉丝们“回不去”的,是愈来愈人性化的“智驾”体验。

台湾大哥大总经理林之晨有感,“以前到新竹以南,我从不开车。但现在,我最喜欢假日开著特斯拉,载全家人出游,一开上高速公路,只要启动自动跟车功能,长途驾驶不但不累,还能在独立空间跟家人小孩互动。”

宏佳腾执行长林东闵观察,“车联网时代,搭载智慧芯片的摩托车或汽车,已颠覆传统汽摩托车概念,不但不折旧,车控软件还能实时更新,车子愈开功能愈多。”看好物流业者车队管理需求,宏佳腾计划与台哥大合作,推出台湾首辆搭载SIM卡的联网摩托车。

随著汽车目前已普及的智慧辅助驾驶,L2、L3等级的自驾功能不断进化,无人车时代,车辆将不再只是交通工具,而是充满无限可能的“移动空间”。未来人们在通勤或移动时,不但可以开会,约朋友吃饭聚餐,甚至还能预约看诊,美容SPA等。

百年移动变革,也将催生新商机。根据国际调研机构BCG推估,2025年,全球汽车电子商机将达3600亿美元,自动驾驶产值可达420亿美元。2035年,自驾车销售占比将达25%。知名数据调研机构SA(Strategy Analytics)指出,2050年,自驾车将创造“新乘客经济”达七兆美元规模。

图/林凤琪整理

这还未计入车联网与自驾车将带动的车用半导体需求。国发会主委龚明鑫表示,万物联网时代,2030年,全球半导体产值将倍增达5000亿美元,车用半导体是成长重要关键之一。

庞大商机引来各界抢进。电信商台湾大哥大积极参战,从车联网SIM卡,特斯拉就是客户;到自驾车系统所需的路测设备,几乎无役不与。

不仅企业,就连民众也嗅到商机。40岁出头的Davy,是台湾第一辆特斯拉M3与第一辆Gogoro的车主。看好电动车商机爆发,他成立“宅电”投资充电站,从铁粉成为业者。“宅电没有车厂包袱,可以跟各品牌合作,买车送充电里程,即将上市的保时捷首款纯电跑车Taycan,就是我们的客户。”

智慧移动四大核心 化解城市交通难题

电动车、共享、车联网与自驾技术,未来移动的这四大核心,不仅掀起人类百年移动变革,更是未来城市交通挑战的数码解方。

图/林凤琪整理

联合国预测,2030年,全球50亿人口中,有60%将居住在都市,2040年,都市人口占比将达80%。过度拥挤的城市,塞车、空污、停车位难寻、肇事日增等,各种交通挑战将愈来愈棘手。

“社会愈进步,人类移动需求也愈高,”交通部科技顾问室科长刘建邦举欧美统计数据,都市交通旅次每年以20%速度快速成长。“不将需求导入公共运输,盖再多快速道路都不够用。就像国道五号,逢假日就塞,还造成空污,”台大雪铁龙交通运输中心主任张学孔直指问题核心,公共运输网不够给力。

加上人口老化,巴士司机人力缺乏,班次不得不减少,恶性循环下,人们不愿意使用公共运输。张学孔表示,比起智慧城市,交通建设是基础,更应该数码转型;政府应善用车联网、共享与自驾车等新技术,建构更安全、高效与客制化的智慧交通网络。

事实上,自从2018年行政院科技会报办公室推动《无人载具科技创新实验条例》上路后,也催生各种自驾应用。其中,采类轨道、点对点接驳的自驾巴士,是最成熟的商业模式。

参与英国智慧交通建设的台商高伟淙,分享伦敦成功推动自驾巴士经验。阶段一,得先“清空道路”,把停车位改成自驾专用道;要取消路边停车位,就得先解决都市停车缺口,“英国很早就推‘共享车位’,利用数码科技媒合闲置公家或私人停车位。”

阶段二,简化自驾巴士路线,点对点接驳,降低自驾车与人、传统车混流挑战。自驾网络到不了的,辅以共享摩托车或自行车,解决公共运输的最后一哩路。

在台湾,随著自驾技术成熟,科会办副执行秘书叶哲良指出,未来以专用道、类轨道模式搭载自驾巴士,不但施工与机电成本减少43%,建置时间省40%,完工后的维运成本,也大幅降低50%。

掌握关键技术,别让兆元产业沦“惨”业

随著5G上路,自驾正夯。8月底中华智慧运输协会与KPMG合办的自驾论坛上,交通部长林佳龙宣布,政府将投入245亿元,借由客运全面电动化与自驾化,打造“AB Team”自驾巴士国家队。

几天后,一场横跨各部会的闭门会议,在激烈辩证、讨论后,达成初步共识,未来ART类轨道城市自驾公共运输网络,可望取代传统捷运建设。

经济部统计,台湾汽车产业中,整车组装产值在2014年达2216亿元高峰后,便逐年萎缩至1674亿元;汽车零组件维持约2200亿元规模;唯有车电一枝独秀,产值达2556亿元。政府看好未来移动浪潮,ICT供应链助攻,将催生台湾汽车成下一个兆元产业。

图/林凤琪整理

只是,政府希望藉自驾巴士“练兵”,结合汽车与ICT产业链,让汽车产业升级,打造出一支能“走出台湾”的国家队,梦想能成真吗?

业界透露,传统燃油车时代,台湾始终无法掌握核心发动机技术;未来的智能电动车,核心关键在电池、马达与电控系统,台湾得记取教训,设法突破并掌握关键技术,才不会让未来兆元产业沦惨业。

未来移动浪潮下,台湾城市交通与产业的数码革命,已拉开序曲。

新闻资讯
相关产品